炒股的朋友應該都知道,左右股價走勢最根本的力量有兩股,一是貨幣流動性;二是公司(城市)基本面。當下前者的確定性相對較高,前些年那種流動性泛濫、大水漫灌的局面基本一去不復返了,房價就只剩后者一條大腿(基本面)可抱了。
此刻想必大家的問題也就來了:自己所在的城市房價高還是不高?與城市的基本面是否相配?今天咱們就談談這個話題。
反映一個城市基本面最直觀的指標莫過于GDP,然而GDP總量顆粒度較粗,直接對標房價意義也不是太大。
日前,筆者從一文章中看到了一個不常用的指標:地均GDP,顧名思義就是一個城市每平方公里的GDP產(chǎn)出,代表著一個城市的發(fā)展質(zhì)量和相對實力。
見下圖,截止2019年底,國內(nèi)地均GDP超過1億元的城市達到23個,第24名的長沙也只差臨門一腳。地均GDP最高的是深圳達13.48億元,在100城中處于遙遙領先的地位。
在地均GDP前15城中,大灣區(qū)城市占了6個(如算上港澳就是8個),由此可見粵港澳大灣區(qū)在中國城市群中的超然實力。
事實上,在資金密度和代表常住人口質(zhì)量的小學生密度兩項指標上,粵港澳大灣區(qū)三大都市群依然是鶴立雞群。
粵港澳大灣區(qū)的“錢景”毋容置疑,不過這并非本篇文章重心。
在上圖中,筆者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有意思的現(xiàn)象,地均GDP排名、總量GDP排名匹配度并不是太高。于是對GDP做了更細的切分,以便其更加全面、客觀的反應城市的基本面,及通過這些更細的維度評判當?shù)胤績r。
具體來說,筆者將上述城市的地均GDP及排名、人均GDP及排名、GDP總量排名、平均房價及排名,放在一起做了橫向?qū)Ρ取?/p>
因涉及數(shù)據(jù)較多,筆者只匯總了前30個城市(地均GDP排名)的數(shù)據(jù),見下圖。不過信息量還是蠻大的。
(GDP數(shù)據(jù)來自各城統(tǒng)計局,房價數(shù)據(jù)來自數(shù)據(jù)寶;均為2019年數(shù)據(jù))
1、深圳2019年底的房屋均價6.5萬/㎡,國內(nèi)排名第一,絕對值看似很高,但我們也應看到同期,其GDP總量第三、人均GDP第二、地均GDP第一。所以,深圳的房價基本與其基本面(無論是絕對實力還是相對實力)是相符的。
2、北京、上海房價稍遜于深圳,也能從上述對比中找到些合理解釋。如北京、深圳的絕對實力(GDP總量)超過了深圳,但其相對實力(質(zhì)量)卻不如深圳,如北京地均GDP僅排第九、人均GDP排第八。上海地均GDP排第二,但人均GDP卻排第九。
3、廈門、珠海是典型的“小鋼炮城市”,廈門GDP總量排全國33,房價卻排第4;珠海GDP總量排第71,房價全國第12。看似有點不可理喻,但能從衡量它們相對實力的指標上找到些解釋。
如廈門人均GDP全國第15、地均GDP全國第4;珠海人均GDP全國第6、地均GDP全國第11;九c房價排名相對合理。
汕頭也算是一個迷你小鋼炮,汕頭GDP總量排全國第101,人均GDP全國排173,其房價全國排名第64,看似存在著較大剪刀差。但其地均GDP卻排全國第17,可見其相對富裕程度。
4、從基本面上看,長沙、佛山、無錫等城市,房價還有可觀的上升空間。長沙房價全國排名第60,不愧是全國房價洼地,然其GDP總量排名全國第16、人均GDP全國第16、地均GDP全國24。長沙的房價無論是與絕對實力還是相對實力比,都明顯的不匹配。
當然原因大家也都知道,主要是有形之手扭曲造成的。站在時間的角度,未來長沙房價終究會向其基本面慢慢靠攏。
佛山房價全國排第37、無錫房價全國排第22,看似已不低,但與其絕對和相對實力比,也還是有精進空間。如佛山,GDP總量全國排第18、人均GDP也排第18、地均GDP全國第6,都遠好于房價表現(xiàn);無錫,GDP總量全國排第13、人均GDP也排第3、地均GDP全國第7,不輸隔壁蘇州。
此外,鎮(zhèn)江、泉州、泰州等城市房價也存在明顯的上升空間。
5、從相對實力上看,天津房價則存在一定虛胖。
天津房價全國排名第9(真心不低),看似與其GDP總量地位(全國10)相符,但從相對實力看,地均GDP全國排第20、人均GDP全國排第56,明顯大幅落后于房價排名。
換言之,其房價存在明顯虛胖。